2019年4月11日下午,bevictor伟德研究生党支部在明德楼403会议室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这场会议让每位参与的党员积极投入,也收获颇丰。
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读”。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国也一直在倡导全民读书,毛泽东主席就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使人充实,而读书后的思考使人深邃,书,的确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与会党员们纷纷将自己近日读的书拿来与大家分享。刘亚川琦老师读的是《动物庄园》,该作讲述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结局发人深省;杨志伟同学分享的是《万历十五年》,作者黄仁宇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高馨玉同学读的是《为权利而斗争》,耶林在书中指出权利的前提就在于时刻准备着去主张权利,要实现权利,就必须时刻准备着为权利而斗争;蔡宁同学读的是《公法的变迁》,莱昂·狄骥将书分为七章,分别从主权理论的衰落、公共服务、制定法、特殊法规、行政行为、行政诉讼、责任等方面探讨了公法的变迁过程;王亚娟同学分享的是《法律的概念》,哈特对法律的概念以及相关的其他概念,进行了全新的或具有初始意义的解析,比较中肯地分析和评判了自然法学、概念法学等,对法理学具有开创性贡献;王杉读了《稻草人》,叶圣陶先生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展现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苦难;毕胜读了《法律论证理论》,阿列克西的著作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法律裁决之类的规范性陈述如何以理性的方式证立;袁玉坤分享的是《法的中国性》,本书主要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法律中使用的核心基础性概念以及五四宪法、七五宪法、劳教制度、法家思想等的一种开放式研究,从跨语际实践及词源学的角度阐释和辨析了民权、民主、宪法、水、治、法等的起源及其流变,对中国传统的法家思想进行了现代阐释;刘雅静读了《政府论》,这本书的背景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书中认为革命是要既推翻一个旧的、不合理的世界,然后再建设一个新的、更美好世界,在《政府论》的上篇,洛克完成的工作就是推翻旧的、不合理的世界,在下篇,洛克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观点,关于这些观点,直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思考和研究;吕辰冉读的是《优势谈判》,该书讲述的是丰富而经典的谈判大师手记,真实而有影响力的案例剖析;王彩霞分享的是席慕蓉的《透明的哀伤》,讲述了在写作的时候,一无所求。在写作的时候,只想把深藏在心中的感觉牵引出来,只要把生命中极为所珍惜的这一部分,认真地整理好;王燕读的是《偷影子的人》,故事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我”,拥有了一种特殊能力,能“偷别人的影子”,并能感受他人心事,听见人们心中不愿意说出口的秘密。在影子朋友的请求下,“我”开始成为需要帮助者的心灵伙伴,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影子主人生命的小小光芒。
近两个小时的学习交流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感叹,书是最珍贵的宝藏,而我们读的书还是太少。以后要日日读书,点点滴滴的积累。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读书的意义,不在于我们看了什么,而在于它使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会改变。在气质上,在谈吐上,也许还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读书最大的作用,就是帮你自我成长。或许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你读过的书,已经藏在了你的灵魂里。那么今天,你“读”了吗?